【资料图】
编者按:
或勇于创新,以精湛的技术为生命护航;或无悔付出,始终奔忙在照护患者的最前线;或医德馨香,以满腔热忱护佑患者的就医之路。“烟台卫健这十年”涌现出了很多先进典型,为弘扬新时代卫健工作者职业精神,凝聚榜样力量,增强卫健工作者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即日起,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联合烟台市卫健委推出“非凡十年,‘医’路有我”系列专题报道,聚焦“医”路守护人民健康的医护人员代表,记录他们以行动践行救死扶伤的点滴瞬间。
记者 孙淑玉
将精细化管理融入护理的每个细节中,不断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她是小患儿的“临时妈妈”。以耐心和爱心、责任心为患病的新生儿护航,不断挑战护理新技术,她是烟威新生儿护理的“先行者”。作为新生儿和医生间的桥梁,工作32年来,烟台毓璜顶医院新生儿病区护士长李士娜始终秉承“一切为患儿服务”的理念,不断提升护理质量,锐意创新,努力为小患儿提供更好的服务。
患病的新生儿饱受疾病之苦却无法言说,作为整日陪伴这些宝宝们的护理人,李士娜用耐心、责任心和爱心,为这些宝宝们“发声”,并用过硬的技术为他们的健康护航。2008年,她带领科室的护士配合医生在省内率先开展新生儿外周动静脉同步换血术救治重症新生儿黄疸。从外周动脉穿刺置管、备血,到准备辐射抢救台,输液泵等,他们经常加班,为重症黄疸患儿换血提供安全保障。这项技术的开展,也有效避免了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实现了为新生儿生命健康的有效托举。
新生儿特别是早产儿因疾病的原因,需要长时间输液。但体重小,血管习细的他们,本来就是输液外渗的高危人群。为保障小患儿的生命健康,2008年,李士娜率先省内开展新生儿PICC置管技术,一根细细的导管的运用,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带来刺激,提高了早产儿救治成功率。为有效推广这项技术,造福更多新生儿,2016年开始,毓璜顶医院新生儿病区成功申办了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小儿置管新技术、新进展培训班”,李士娜带领团队手把手协助兄弟医院开展此项技术。此后,她和团队还继续举办“危重新生儿救治护理新技术、新进展”学习班,成功带动烟威新生儿的学术交流。
不断创新护理技术的同时,李士娜带领科室护士开展发展性照顾,早产儿精细化管理,通过鸟巢式护理、体位管理、气道管理、个性化喂养、预防院内感染等,将精细化管理融入患儿护理的每一个细节,不断提高早产儿的生存质量。为了更好地给予患儿鸟巢护理,她还设计了一款早产儿保暖两用襁褓,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并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新生儿病房作为照护新生命的特殊科室,家属无法入内陪护,李士娜和科室的护士就是宝宝的“临时妈妈”,喂奶、患尿布、洗澡、按摩等,在日常的医疗护理外,他们还承担着生活护理之责。他们每天穿梭在病房中不断巡视,观察患儿肤色、吃奶情况,防抓伤、黏胶伤,鼻压伤等医源性皮肤损伤,练就了敏锐的观察力。为了减轻患儿父母的焦虑,帮新手妈妈掌握患儿的照护技能,他们还鼓励妈妈们在条件合适时进入病房开展袋鼠式护理,并通过微信群积极互动,进行健康教育宣教,使家长掌握患儿居家护理方面的知识,顺利实现出院回家的过渡。
工作三十多年来,李士娜始终以身作则,率先垂范,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与此同时她还通过优化护理流程,提高科室的整体专科业务能力,努力做好新手爸妈的“定海神针”。有护理的真本领,也愿意为孩子们倾尽所有付出。
关键词: